嗚嗚嗚,集資失敗怎麼辦?四件失敗後你該做的事

by 大宇

近年來群眾集資的盛行發展,讓各國設計師不斷想攻頂挑戰,對他們而言,集資平台不但是實踐夢想的好地方、更是發揮創意的舞台 (或競技台)。

當你懷抱著熱情死拚活拚的把產品打造出來、也拍攝影片、撰寫文案、甚至成立了粉絲團推廣。但到了集資的最後一天,結果還是失敗了,這時的我該怎麼辦呢?過程中的努力與辛勤難道就要這樣畫下句點了嗎?

這邊小編要先鼓勵所有的集資挑戰者,當你能夠完成專案,並推上集資平台,其實你已經贏了百分之七十的挑戰者!募資平台背後未完成專案數量,約是總專案數的七倍,恭喜你已經踏出第一步,送你們一句莎士比亞的名言。

 

「明智的人絕不坐下來為失敗而哀號,他們會樂觀的尋找辦法加以挽救。」

 

是的,雖然失敗了,心中難免沮喪,但這時候有沒有什麼是你可以做的?甚至可以挽救的呢?

小編整理了四個重點給你,期待你可以捲土重來!再次挑戰!

一、審視產品定位與設計

通常集資結束後,心中難免會有疑問「會不會大眾就是不喜歡我的產品呢?」

這時先不要急著下定論,試著整理出你開發過程中的所有記錄,包括草圖、內容、文案、市場調查等。然後重新思考最初為何想開發這產品,把你的起初動念寫下來。

再次重新思考目標族群、使用型態、問題點、解決方式、設計方法。你可以試著用Mind Map (心智圖) 畫下來,或是列出5W1H來幫助你思考,往往當你重新思考產品開發的脈絡時,就會發現許多自己遺忘的問題點,這時一一將它記錄下來。別忘了,解決問題的第一步,就是發現問題。

二、蒐集贊助者的建議與問題

思考告一段落後,再來將你的集資專頁打開,把所有贊助者的建議整理在Excel中,並試著暫時抽離「開發者」的自我認知,將自己想像成每一位提問的人,為什麼他會問這個問題?如果我是他,我也會這樣想嗎?我的顧慮會是什麼呢?

往往換位思考可以幫你釐清問題,再試著對應到產品定位與設計過程的問題點,也許中間解決方案就慢慢浮出來了。

如果沒有太多人回覆專案或是贊助,你也可以試著將專案寄給親朋好友們,請他們以使用者的角度給予建議,或是利用問卷來蒐集資料,透過多方思考可以幫助你看到更多盲點。

這邊舉一個台灣平台最高集資案件為例,就是在嘖嘖集資平台募到快四千萬的 Stair-Rover 八輪滑板

▲(圖/翻攝自嘖嘖網)

大概很少人知道,八輪滑板在嘖嘖上爆紅前,就已經在KICKSTARTER上集資過了,眼看集資金額就要達標前,突然無預警被官方停止專案。(而官方停止專案通常不會說明原因)
此時除了無奈,但也不知如何是好。不過剛好利用這段時間,創作者可以透過這次經驗了解更多支持者的看法,進而設計出更新的版本,讓產品變得更加迷人,最後回到台灣重新集資操作取得巨大的成功。


▲(圖/翻攝自Kickstarter網)

三、分析整理專案的數據資料

觀看數據資料是集資過程很重要的事,這其中有幾項數據更為重要包括:專案瀏覽量、男女贊助比例、年紀、贊助項目、社群分享數等等。你可以在集資專頁上安裝GA觀察瀏覽量脈絡,推測出高低點的原因。

如果是 KICKSTARTER 也可以透過 Kicklytics 這網站了解數據資料,進而觀察整個專案的推廣狀態,藉此推測產品所吸引的贊助者特性如何,已確保專案的溝通說明能打中贊助者的心。

四、重新規劃集資策略

當你發現一些問題後,除了對產品有下一步改良計畫以外,對於集資目標的策略也要試著做出改變,這邊有幾點是可以思考的:一、平台的選擇是否正確?平台的族群分類群為?。二、專案推出的時間點?是否同時有競爭產品?三、推廣方式是否恰當?影片拍攝方式?媒體報導等。

這邊再舉個全球知名的集資案件 COOLEST COOLER,它擁有高達六萬二千個贊助者、獲得了13,285,226美元的贊助金額,相當於台幣近四億。成為Kickstarter上一季最高金額的集資專案。 (雖然最近又被Pebble二代打破記錄了)


▲(圖/翻攝自Kickstarter網)

然而 COOLEST COOLER 在第一次挑戰 KICKSTARTER上只取得279名的贊助人數,提案者Ryan在專案失敗後重新擬定了產品目標與集資策略。

他將集資的時間拉在夏季,讓大眾更能體會產品的魅力,並重製了影片的敘事邏輯以及方式,利用大量的產品情境帶出產品的效能,最後取得6萬多名贊助者的驚人成績榮登 KICKSTARTER 當時的第一名。

▲(圖/翻攝自Kickstarter網)

 

最後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 Stair-Rover八輪滑板與COOLEST COOLER多功能冰箱這兩個國外與國內的明星專案,竟然都有集資失敗的經驗

然而,但當他們重新調整產品設計與集資策略時,卻成了明星商品。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一次的集資失敗就洩氣囉,相信再一次正確的調整,一定會有更好、甚至驚人的成績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