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bble Time 在 49 分鐘內集資超過一百萬美元,輕鬆超越官方的集資目標 50 萬美元,並破了 Kickstarter 上最快集資超過百萬美元的紀錄,不只超越第一代 Pebble,還取代了多功能行動冰箱 Coolest Cooler ,搶下集資最多金額的冠軍寶座。
但 Pebble Watch 在第一次集資時,銷售量就已經相當驚人,當時受到群眾高度期待,應該可以不需要仰賴平台,可以直接擴及到一般的通路。但為何 Pebble 卻一再的回到 Kickstarter 上?這是許多人在 Pebble Time 再次上線到 Kickstarter 時都有的問題。而且直到現在,都只有一個通路可以購買 Pebble Time。甚至提供高達40美金的折價給早鳥購買者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
這涉及到很多面向,Pebble 開始於 Kickstarter,所以他們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,沒錯!就在Kickstarter 上。
從 PR 的角度來看,只要這群人還在Kickstarter上,Pebble 就還能像是個初生之犢,保持新生、活力旺盛的印象,還可以和今年暑假 Apple Watch 一較高下。但實際上真正的答案可能是更簡單的:錢。Pebble 以很簡易的方式在 Kickstarter 上創造智慧錶的超高銷售量,除了他們自己的網站以外,是遠超過於其他的通路。(這家神奇的公司獲利相當快速,並且持續維持零售的價格。)
第一點需要考量的是利潤。目前的設定,以 Kickstarter 為主要通路的話,每帶進來一美元就先放棄 10% 的利潤(平台收取 5% 費用及付款過程中 Stripe 從中拿取 3~5% 的手續費。),雖然可能整體利潤較低,然而與其他通路的上架費用相比,仍佔有優勢。加上很難讓支出再降低,尤其是購買的手續費用。
更重要的是,kickstarter 上的銷售環境遠比傳統零售來得好。就拿實體零售通路來說,如果同樣一支 Pebble Time,在 Best Buy (百思買是一間來自美國的消費電子零售商,全球共有超過 1,150間店鋪)上架,其中的默認保證金可能就接近 50%,儘管一位神厲害的協商者來談判,頂多也只能降到 35%。但這幾乎不太可能。因為很明顯的,Bestbuy 需要負擔租金費用及基層管理員的薪資,這些都可能讓Pebble的利潤壓到底線。
而如果是電子傳統銷售通路 Amazon。雖然 Amazon 本身沒有租金及雇用員工的成本,相對傳統零售通路具有較高的競爭力。但比較大的爭議在於必須於預購時就先將手錶上架,Pebble 卻無法立即獲取預購者的付款金額,甚至在第一波銷售後的兩三個月才可以取得。這使得 Pebble 完全無法透過第一批購買者的付款資金,作為一開始的啟動資金。即使是 Pebble 自己的網站,也無法向事先訂購者在產品還未完成前募集資金。除了 Kickstarter 的集資模式之外,其他的模式都無法將預購時的資金與產品製成階段同時並行。
這對 Pebble 來說就尤其重要了,像 Pebble 這類的硬體在生產時非常昂貴,而公司一開始到五月前(預計於七月讓預購者收到產品)並沒有任何寄送產品的規劃,若沒有考量寄送時程,可能就會讓購買者延遲收到。但當時 Pebble 已經在集資專案上募得600萬美元,並且持續增長中,這對他們來說,在三月就獲得這筆資金而不是到七月才獲得,在產品的完成及銷售流程上就差非常多。除此之外,如果 Pebble 在今年暑假 Apple Watch 上市之後想到一個超棒的點子,在Kickstarter 上的這些資金就可以在下一階段的募資回合前產生新的模式,創造和 Apple 產品的差異。
但這樣的 model 仍然是有它的限制。在 Kickstarter上 600 萬美元好像是一筆很大的銷售數字,但是大部分購買者都是來自小團體或個人,算下來總贊助團體少於三萬人。這可以看出在群眾集資平台上全世界智慧手錶市場的規模就這麼大,若 Pebble 希望再擴大市場,就必須要開始往一般的通路前進,因為還有大部分的客群並不會在Kickstarter上購買電子產品,甚至有些根本還不知道 Kickstartr 的存在。這群人可能對Pebble Time有興趣,但他們可能會等到上架到 Amazon 或是可以直接在 Bestbuy 購買時才會消費。所以,如果 Pebble 希望在未來能與 Apple 競爭,公司勢必要盡可能觸及到所有客群,換言之,應該擴及更多的一般通路。但至少到目前為止,Pebble 仍可以在持續待在群眾集資的舒適圈中,獲取爆炸性的利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