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CSR@天下】拿下第一張綠能售電執照,陽光伏特家要讓人人都可參與綠電經濟

by 外部轉載

(封面來源:Shutterstock)
想買電只能跟台電買?不一定!公民電廠平台「陽光伏特家」2019 年 9 月取得國內第一張「再生能源售電業」執照,成為台電之外,第二家可以直接賣電的業者。小蝦米加入售電市場,有可能加速全民參與綠能的腳步?

2017 年電業法修正條例通過,又經過了兩年,政府終於發出第一張「再生能源售電業」的售電執照,想要購買綠電的使用者多了個選擇。從 1995 年台灣開始討論電業自由化到現在,歷經了 25 年。

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表示:「這是商業模式進階的一小步,卻是台灣電業市場發展的一大步,」他說,這是落實台灣電業自由化的新起點。

讓綠能變成人人都可以參與的環保行動

陽光伏特家成立的初衷是要開放「綠色能源」,改變只有大資本的企業才有能力進場的限制,成為人人皆可參與的環保行動,共享綠能帶來的經濟價值。

不過,初期能向陽光伏特加購買綠電的使用者,多是大型、高壓用電戶,或是採用標準型時間電價的商家;一般的家戶是「非時間電價用戶」,並沒有相關法規可以選擇其他用電類別。

「使用時間也會影響,」陳惠萍說:「太陽能只有在白天用電時把綠電賣給用戶,但一般民眾此時通常不在家,白天通常是商家或企業在使用。」看來,想買綠電的民眾還得再等等。

綠能公益與綠益共享的創新模式

取得這張重要的售電執照前,陽光伏特家主要的商業模式是結合願意出租自家屋頂的「屋頂人」、出錢的「出資人」及贊助公益專案的「捐款人」,搭配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》中的躉購制度,將太陽能板發出的綠電賣給台電,扣除營運費用與成本後,每年約能有 6% 到 8% 的內部報酬率回饋給出資人或受贈單位,並持續 20 年。

陽光伏特家設計出兩種模式,一是「綠能公益」,由企業、民眾捐款,為弱勢團體籌措太陽光電系統並成為電廠,這可讓傳統的捐款,變成持續 20 年穩定捐款的模式。(延伸閱讀:【2019一百強】燒脂發太陽能 國泰金「大腹翁小腹婆」讓員工減肥、大地減碳、長者健康

第二種是以募資的方式,讓民眾小額認購一片片的太陽能板,以類似定存 20 年獲得回饋的「綠益共享」模式。

創新的方式,讓以往被視為「高大上」的綠能產業,帶來了公民參與的可能。不過 3 年,陽光伏特家已經有超過 1.5 萬名會員參與、超過 200 座電廠、約 90 個募資專案,設置量超過 5 個百萬瓦。

這成績單背後的推手,是三名專業背景迥異的創辦人——馮嘯儒(機械工程)、陳惠萍(社會學)、鄧維侖(資訊工程)。

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

研究所做太陽能材料相關研究的馮嘯儒,畢業後到手機公司任職,卻找不到對工作的熱情和意義。後來,長輩牽線了一個創業機會,要找人去日本投資近 10 億台幣的太陽能廠,「那時想的是,若能在台灣找到一個投資人去投資一個電廠,我中間賺價差,就等於創業成功了。」

但馮嘯儒並沒有太多有錢朋友,電廠又位在日本,讓他不停碰壁。反思後,他認為自己認識的多是一般人,便開始想要如何讓普通人也能投資太陽能電廠? 

「我把電廠分拆,從一個太陽能廠 500 kW、約要 3,000 萬,切成十個 50 kW、約 300 萬,到最後切成一片一片的太陽能板,」讓一般人也可以進場,初期的商業模式雛形就誕生了。

下定決心後,他在 2015 年初辭掉工作,還告訴自己,要對接下來會遇到的 100 個人講自己想做的事情。馮嘯儒認為,100 人中總會找到合適、有興趣的人,就算找不到,傾聽他們的意見,也能讓商業模式更好。

從 2015 年 3 月 15 日開始,馮嘯儒不管是參加朋友的婚禮,還是教召回軍營,都把握機會宣傳想法。

同年 5 月中,他遇到了第 58 位的陳惠萍。陳惠萍是社會學博士,論文主題為《台灣太陽光電的在地使用與常民參與》,經由田野調查,他看到台灣太陽能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「民眾難以參與」。期待能有更多行動的陳惠萍,遇到馮嘯儒可說是一拍即合,5 月 20 日約在咖啡廳討論,隨即決定要成立公司。

由於新公司業務將會牽涉電廠建置、維運管理、售電收益的金流分配,且契約長達 20 年,又和客戶關係緊密,相較於一次性的募資平台,擁有自己的平台是更好的選擇。但外包建置要 200 萬,馮嘯儒便找唸資訊工程的學弟,學弟又找了也想創業的同事鄧維侖加入負責建置平台。

不到半年,馮嘯儒透過百人計畫創業初步達陣,7 月 8 日成立綠點能創公司。陳惠萍認為:「我們在各自的生涯職涯上都已累積經驗跟觀察,所以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彼此,才可以很快組隊、營運。」

秒殺的秘密:好的平台+好的模式

綠點能創第一個推出的是桃園國際兒童村的綠能公益專案;同年 7 月,綠益共享首個專案「台南擔仔一號」也上線。口碑建立後,專案常常是一上線就秒殺,也有 10 分鐘就賣完 800 片的紀錄,競爭激烈堪比搶五月天演唱會門票。到底,是怎麼做到的?

陳惠萍說,陽光伏特家平台的介面友善,參與者可以隨時看到自己購買的太陽能板發出多少電,資訊公開透明讓消費者放心。「很多朋友說:『我在國外開研討會,不小心滑了 3 秒鐘就買到了!』簡單到讓朋友不敢相信。」陳惠萍開玩笑說,這就是平台的目的,要讓人不小心手滑就買了太陽能板。

順暢的平台,讓專責設計、開發的鄧維侖吃了不少苦頭。因為不懂金流串接,他甚至去別的企業應徵,打算在實際工作中學習。過往不是寫網頁的他,一開始也是不斷碰壁。後來弄懂金流,還要找第三方支付的公司,「我打了好多電話,才找到紅陽金流。」

陽光伏特家設計的多元參與方式也是另一個成功關鍵,陳惠萍認為,模式捲動了許多利害關係人,從政府、企業、民眾、環保團體等,像是主婦聯盟也曾在台南擔仔一號上線時,協助呼籲更多人加入。

開始營運後,他們發現,顧客回購率高達 5 成。第 1 次可能買 1、2 片,有信心後,下次就會買更多。陳惠萍指出:「有顧客說他以前很討厭大太陽,但現在出太陽很開心,因為知道是在幫他賺錢。」

找到願意相信的人

看似風光,但凡事起頭難,在沒有案例時,找不到「屋頂人」,也就沒有「投資人」,更不要說合作的太陽能板廠了。

馮嘯儒曾跟一位屋主說:「你上面只有水塔,讓我蓋太陽能電廠,蓋了之後頂樓的溫度會降攝氏 2 到 3 度,還可以防水,每個月電費再回饋 10 % 作為租金,重點是一切免費。」釋出利多,卻因為沒有人做過,而被認為「其中必有詐」。

後來,一名台南屋主因為支持再生能源政策,加上屋頂閒置,便主動聯繫,才讓他們有了第一個專案。「非常感謝他們因為認同我們的理念,願意一起創造第一個案例,才可能從 1 到 100 不斷地滾動、累積,」陳惠萍說。直到現在,逢年過節他們都持續送禮給該名屋主,感謝他最初的信任。

從專案中成長

有了第一個案廠,讓愈來愈多人願意提供屋頂,但規模都不到 100 萬,扣掉成本,根本無法支撐團隊營運。

2017 年 6 月,有個約 400 萬的電廠,開賣 2 小時就賣了一半,「知道當天應該賣得完的時候非常興奮,這代表,如果每個月都能銷售一個同等規模的案子,這個商業模式就可以往下走了,」馮嘯儒說。目前陽光伏特家每個月上線 2 到 3 次、千萬出頭的案子,有逾 3,000 萬的月營業額。

經由媒體報導,除了知名度也帶來不少顧客,卻曾讓他們錯估情勢。2018 年 3 月,他們上線一個 1,800 片、500 kW 的大案,心想:「如果免費的報導都能有大量的人進來,這次砸大錢去做媒體露出,然後安排同天上架,就妥當了。」沒想到,卻花了兩個半月才賣完。

事後檢討,如果拆成五個小案子,大約一個月就能完售,但因為案子太大,民眾會覺得賣不完就不想參與,反而不利銷售。

超越政策,找到未來方向

目前主要依賴躉購政策營運,但他們也明白這是能源轉型期的過渡工具,遲早會落日。加上太陽能技術愈臻成熟,成本逐漸下降,等到市電平價,太陽能不需補助時,就能走向電業自由的市場去競爭。

陳惠萍表示:「能源跟政策是很緊密的,在商業模式上不能只仰賴躉購政策。我們必須要超越政策的施行階段,要更往前看未來台灣能源的趨勢。

像是《電業法》在 2017 年修正,開放讓民間綠電業者申請發電業與售電業執照後,他們就從中找到新商業模式的可行性。例如,在宜蘭聖嘉民長照中心的綠能公益專案,就嘗試新法允許移轉自發自用的再生能源設備憑證,也發現可行。

下個階段,就是申請售電業執照,要直接把電賣給用戶。馮嘯儒說:「當初想得很簡單,FIT(Feed-In Tariff,躉購制度)落日後,台電不買了怎麼辦?那得自己買、自己賣,才想成立售電業。」

現在雖然還無法賣綠電給一般民眾,但等相關法規、規章更明確後,他們會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,讓人人都能共享綠能帶來的經濟價值。陳惠萍說:「拿到執照,只是一個起點,邁向最終我們要達到的願景,是要讓家家戶戶都可以買到綠電,還需要一起再走一段路。」

本文由 CSR@天下授權 群眾觀點 CrowdWatch 轉載,原文標題為:〈拿下第一張綠能售電執照,陽光伏特家要讓人人都可參與綠電經濟〉,作者為鄭宇茹。
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