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作者:Jimi Lin,封面來源:Magic Plate (魔術快拆板) 集資頁面)
攝影界近期最熱門的器材,應該就是 Peak Design 的 travel tripod 了!這個產品是從美國的 Kickstarter 開始進行群眾集資的,集資的時間是 58 天,共有 27,168 名支持者參加集資成為 Backer (贊助者),集資總金額是 $12,143,435 美金,折合台幣超過 3 億 6,000 萬。
多驚人的數字!讓人對群眾集資有了無限的想像——你能想像有哪一家公司的攝影器材能在兩個月的時間賣這麼多數量?所以,我也開始作起了我的 Kickstarter 美國夢。
前端準備和研究了 4 個多月後,我成功在 1/27 發起 Kickstarter 集資計畫,取了一個很中二的名字:Magic Plate (魔術快拆板)。
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
大家都有使用相機的拍攝過直幅的照片吧?手持相機的話,直接將相機轉 90 度,就可以拍出直幅的照片;如果是使用腳架和雲台的話,就要把雲台的球頭轉動 90 度。
這時就會出現幾個問題:
1. 球頭的頸部在雲台凹槽內,調整角度受限
有時還會因為腳架在不平的地面,導致怎麼調都調不到你要的 90 度位置
2.球頭側傾,相機重心偏移腳架中心
因為上列的問題,對風景攝影師來說真的很困擾!也因為這樣,我很不喜歡直幅構圖。有次和朋友在 108K 拍楓葉溪流,因為要橫跨在溪流邊,腳架需要架在高低不等的石頭上,我更換了好幾顆石頭,一直無法調到對的位置,最後我在氣溫大約 4 度的 108K 忙到滿身汗
所以後來就去買了 L 型的快拆板,有了 L 型快拆板相機就可以直直立在雲台的正中央,在直幅構圖時球頭也能保持最大的自由度,還能當相機的保護殼。
但 L 型快拆板就完全沒問題了嗎,它也有自己的問題:
1. 會遮蔽電池蓋,或是影響快門線的使用
(大部份的 L 型快拆板都會挖洞讓你閃開,但就是有點不方便)
2. 體積和重量
(體積這部份見人見智,手大的朋友就是喜歡增加的體積,小指頭不會懸空啊)
多年來,我們使用 L 型快拆板,搭配 D3X 或 5D III 這類 DSLR;但現在大多改用 MILC 無反系統,並搭配輕量化的機身與鏡頭,從 5D III+16-35 III 更換為 A7R III 與 17-28,為我們節省了巨大的重量,所以我們希望能再進一步輕量化,包括 L 型快拆板。
於是,我們開發了這款可折疊的快拆板用來取代它,設計的概念是:
1. 不用從雲台上拆下相機
2. 不會遮蔽電池蓋,或是影響快門線孔
3. 重量輕體積小
經過多次的原型試作,我們終於完成了中二板,我是說魔術快拆板⋯⋯
(老實說,我真的不好意思去相機店內對店員說出:請問有沒有賣魔術快拆板)
(這名字用中文唸真的太羞恥了,魔術靈嗎)
操作方式:按下解鎖按鈕即可解鎖並翻轉相機,就可以簡單的切換為垂直模式,要長曝時也可以轉動鎖緊手把來固定相機。是不是很簡單?
我們在 Kickstarter 的集資專案開始相當順利,截至 2/9(日) 也募集了約 50% 的金額,不過事實上也在 Dpreview 上收到很多的評論,大多是批評⋯⋯ HAHA
那些批評大多是一些我們本來就知道的問題,例如:
“這是個無用的產品”
“相機偏離雲台中軸了”
“我寧願使用 L 型快拆板”
“所有球頭都可以轉動 90 度,這有什麼稀奇的嗎”
“使用重型相機一定不穩定”
對我來說最好的器材,就是在對的時間和情境下使用的器材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有一台Mini和X5,要載四個人出遊或載滿露營裝備,你會開 X5 出門;要和老婆去夜市吃個小吃,為了方便停車,你可以選 mini 出門。
(當然你也可以反過來,開 mini 去露營,然後再怪人太多或東西載不下)
(或是開 X5 去夜市,因為車太大太,停不到位置,然後 377 回家吃泡麵)
我想說的是:如果想用 1DX 配 500mm f4 去打鳥,你會用液壓雲台,還是用一般球頭雲台?如果你想要去海邊走走拍個小清新,你會用手機配 App 還是帶 1DX 配 500mm f4?這很好理解的,是吧。
(圖片來源:本文作者 Jimi Lin。)
事實上,那些批評對我們而言都是正面的,多年的機構開發經驗讓我隨時都積極面對問題,我們已經開始新的折疊快拆板設計案,讓它一樣可以快速切換,但相機在直拍時將會保持在雲台的中軸上。如果您對初代產品有興趣,你一定會喜歡我們的下一代產品!
說的太遠了,今天主要是要分享:
「如何在美國的 Kickstarter 開始啟動自己的集資計畫」
也很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支持一下台灣自創的設計品牌:Magic Plate (魔術快拆板)
(離目標還有一半啊,請大家幫我分享一下我的專案,跪~~)
-----進入主題-----
要在 Kickstarter 開始啟動自己的集資計畫,有幾個重要的條件:
1. 身為下列 22 個國家其中一個的公民 (截至 2020/2/9 的資料)
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愛爾蘭、澳洲、紐西蘭、荷蘭、瑞典、丹麥、挪威、西班牙、德國、法國、奧地利、盧森堡、義大利、瑞士、比利時、新加坡、香港、日本、墨西哥 |
2. 年滿 18 歲
3. 有當地銀行帳戶和身份證明文件
4. 信用卡
相信很多人都卡在第一步,這部份比較難解決,因為要有合法公民身份或法人才能發起專案。我的作法是:
1. 找一個美國的朋友當人頭
2. 花 500 USD 找 Stripe Atlas 在美國成立公司(當法人),它會一併在 SVB 成立一個網路銀行
如果你沒有國外的親友,我的建議就是算了,因為網路上雖然有很多代理提案的公司
但我只能說,真的能相信他們嗎?至少我是不敢,風險還是偏大。
你可能會問,為什麼要找一個朋友當人頭,又要自己成立一間公司呢?我的狀況是這樣的,因為是找朋友幫忙,他自己在美國有正常的工作,直接用他的銀行作業是 OK,但是怕集資真的成功後,會影響他的稅金問題。為了避免麻煩,只用他的身份當作提案者、新成立的公司當作收款方。
反過來說,如果你是找自己爸爸或信得過的親人,他也不介意這些問題,直接用他的身份和銀行來進行 Kickstarter 的專案登記就更方便。OK,搞定好身份後就可以開始了:
第一步當然是先註冊 Kickstarter 的帳號,在首頁按下左上角的「發起專案」按鈕,並依指示完成 3 個步驟:
1.選擇你要進行的集資類型 (我選的是設計)
2.簡單描述你要發起的專案
3.身份確認
(圖片來源:Kickstarter)
上面都完成後就會進入專案編輯的畫面,一共有 7 個大項,都完成就可以開始做美國夢了
1. 基本資料
一開始需要填入的是專案名稱和類別,Kickstarter ,官方建議不要出現「世界一 / 最棒的 / 有史以來」之類的名稱,但其實這樣取名的人還不少,總之取個好名字一定是成功的一步。
(老闆,請問你們有沒有賣魔術棒,按摩棒,魔術 %% 板啊不是,是魔術快拆板)
(到底是誰取這麼中二的名字啦)
還有上傳專案的圖像,越能一眼看出產品最好,因為封面圖可能會出現在 facebook / Instagram / twitter 等社群媒體,所以產品的大小和清晰度都需要經過考慮,增加辨識度。
接著要上傳影片,確定專案啟動和結束的時間。依 Kickstarter 的建議,過長的天數和集資的總額不一定成正比,沒有集資 30 天能收到 10 萬、60 天就一定能集到 20 萬這種事,沒人能保證的!這部份要看你想集資的內容來決定,產品類會因為產品的新鮮度和熱門度來決定,例如你不會想要看到一個新產品明明還在集資,但網路上已經有盜版品出現吧?以我來說,我設定的集資總天數 36 天,不長也不短,算是比較中間的天數。
這邊有一點很重要的是「專案檢閱的時間」,因為專案編輯好後還要送給 Kickstarter 檢閱,依他們的建議,最好在你要啟動專案的一週前送件。反正檢閱完都還是能改資料,我的建議是越早送越好,有問題也能及早對應。
2. 資金
接下來是「專案預算」和「籌款目標」:
「專案預算」主要是輔導對成本管理沒概念的人,快速用圖表來建立成本的分析—— 這應該是很有幫助的資料,不過我建議還是自己處理比較好,我自己是沒用這個表。
「籌款目標」就很重要了,我個人的建議是,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初次開始進行群眾集資、
沒有經營任何社群媒體和廣告等,目標建議設低一點—— 這麼做不是看不起自己,而是你的第一個案子是希望它能成功,這樣才能知道所有的流程,並且當成未來其他專案的參考。所以,我先設一個比較容易達成的目標,順利完成它以後,對後面的計劃安排都會比較有彈性。
3. 回饋
這頁可以說是菜單頁,就是你預計要送出什麼服務或產品給贊助者。這裡可以定義很多種選項,也可以增加配件或新的顏色等,還有很重要的是要列出貨時間。
4. 背景故事
重要的部份來了,要能詳細清楚的說明產品的優勢,有影片啦 GIF 啦,比較表什麼能用都把它貼上,適合的圖文和排列都很重要。我是參考一些成功專案的排列和說明方式,希望能獲得一樣的效果。此頁還有風險與挑戰和環保承諾等等,都是用來提升贊助者對產品信心的說明。
5. 人物
設定專案發起人和專案 URL。
6. 付款
這頁是所有之中最重要的,這個版塊沒完成,就等於什麼都沒做!身分確認和資金收取人都在這些填入,銀行帳戶和付款來源,也會在你填入正確的資料後一一解鎖,全都驗證完畢就表示你可以送件給 Kickstarter 檢閱了。
7. 推廣
在你完成上述的資料填寫後,你就可以得到專案 URL。這個我覺得很有用,你可以在專案發佈前,先傳給朋友或有興趣的人預覽頁面,可以先讓朋友挑毛病或提出建議,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。
(圖片來源:Kickstarter)
所有的事都完成之後,你就可以在你想發佈的日字按下發佈鈕,專案就正式啟動了!不過,最大的考驗就從這裡開始。
★★★★ 真正的戰場就在行銷 ★★★★
一開始我有提到,沒有對這個產品經營 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社群,開發攝影器材也不是我的工作—— 我只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半路想開發攝影配件,哪會有什麼人脈和通路?所以我參考了其他成功的例子,發現那些集資金額超高的 Kickstarter 專案,大部份都有找行銷公司幫忙。
例如,Peak Design 找的是 Jellop,其他還有 Green Inbox、Kickbooster 等很多家,有興趣可以一一參考比較。最後我選了 funded.today 進行推廣,他們主要的手段是:
1. 投放 facebook / Instagram 廣告
2. 在攝影相關網站發稿
3. 發送廣告給已經有在 Kickstarter 贊助過一些專案的人
但我必須要說,效果並不是太好。除了他們在 DPreviw 發表新聞那幾天帶來比較多的訂單 (單日大約有 70 個贊助者),後面幾天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。如重新再來一次,我可能會選擇和 Peak Design 合作的 Jellop 公司,畢竟他們已經參與過攝影器材相關的集資計畫,對於目標客戶的廣告,應該會更有效果。
參考 Peak Design 的集資頁面,你會看到很多 YouTuber 的試用和介紹影片,這絕對會帶來大批的使用者支持,因為網紅經濟是現代銷售的重點,但我並沒有在一開始認知這個問題,所以也沒辦法讓產品一飛衝天。
(我只是一個被工程師耽誤的攝影師,不能要求做到更多了~~哈哈)
真的有耐心看到這的人,我真的要說,你真的很棒,哈哈!不管如何這都是一個經驗,我不確定這個集資計畫會不會成功,但下一次的集資計畫我會更有信心,而且希望能找到更正確的方式來做行銷。
>>> 點我前往 Magic Plate (魔術快拆板) 集資頁面
順利的話,我預計還有 3 個新產品準備發表,都是完全新創的產品。希望大家給鄉下孩子一個機會,歡迎贊助台灣原創的設計,請替我加油!
(老闆,請問你們有沒有賣魔術快拆板~~羞~~)
~~★★~~Taiwan NO.1~~★★~~
本文由作者 Jimi 授權 群眾觀點CrowdWatch 轉載,原文在此。